臺灣的新住民已接近60萬人,跨國婚姻改變客庄人口結構,為了讓學生認識異國文化,雲林縣崙背國小舉辦新住民樂學營隊,透過手作實際體驗,了解新住民文化。
人際關係的經營是人生一個很大的課題,為此浸信會光復堂、中和牧心堂、土城牧心堂、台灣浸信會神學院、衛理女中五單位來到崙背國小舉辦兒童人際力學習營,由教會的老師、大哥哥大姐姐在課程、遊戲中教小朋友學習控制情緒、培養同理心與溝通能力,讓學童們受益良多。營隊學員們演著戲,將和家人吵架後誠懇道歉化解不開心,透過角色扮演學習如何化解衝突、建立理解。
因應科技時代的來臨,崙背國小今年設立「無人機足球社團」,由老師親自指導學生操作無人機,並結合工程原理、安全法規與戰術策略等課程,讓孩子在趣味競技中提升科技素養與多元能力,並培養科技應用和創新思考的能力。
雲林的西螺七崁被稱為武術的故鄉,只是現在學武的人少之又少,雲林縣崙背國小利用暑假,辦理武術營隊,學生學習傳統的武術及兵器,豐富暑期生活。
為了充實小朋友的暑假生活,也為了傳承在地武術文化,崙背國小舉辦了武術夏令營活動,讓小朋友透過專業老師的教導,學習太極拳、劍術、舞獅頭等等,親身去體會武術強身的精髓,並在過程中建立自信,培養毅力。
暑假雖然是孩子們放鬆的時光,但學習腳步並未停歇。崙背國小於日前舉辦為期兩日的暑期英語營隊,吸引不少鄉內學生踴躍參與。在這場充滿歡笑與挑戰的營隊中,學生們透過與外籍老師的互動,不僅提升了英語實用能力,更從多元豐富的課程中開拓視野,激發學習動機
崙背國小附設幼兒園在日前舉辦第22屆畢業典禮,因為崙背國小是客語生活學校,因此這天,8位畢業生也展現他們學習客語的成果,在舞台上說客語、演開口獅,讓家長看見孩子們的成長,校方也期盼小朋友從幼兒園開始學客語,長大後也能持續說客語。
為了讓畢業班學生在離校前留下難忘回憶,崙背國小每年都會舉辦三對三籃球友誼賽。賽場上,小選手們拚勁十足,展現出絕佳的團隊合作精神,無論最終勝負如何,對每一位參賽學生來說,這場比賽都是最珍貴的畢業禮物。
崙背國小每年都會向廣達文教基金會申請廣達《游於藝》計畫,將名家畫作的豐厚文化資源,透過學校課程統整教學,提升教師創意教學,並鼓勵孩子主動學習分享,進而提升口語表達能力。日前,計劃邁入最後階段,由參與學生將其所學的名家畫作,導覽給其他同學,展現出他們的學習的成果。
為了推廣傳統藝術文化,彰化知名歌仔戲團新和興總團,向文化部申請了藝術入校計畫,前進到雲林崙背國小帶領學生們學習歌仔戲的表演技巧,日前舉辦了成果展,帶您一起來看。
為了給孩子一個不一樣的兒童節,崙背國小在4月1日舉辦「SDGs詔安永續,世界相遇」的童樂趣嘉年華,結合英語、客語、越語三語課程檢核歡樂派對,還有大型遊樂設施和多種遊具等等,希望小朋友在玩遊戲的過程中也來學習語言,讓兒童節留下一個難忘的回憶。
為提升雲林地區學生的英語能力,並促進親子間的學習互動,雲林縣青埔教育基金會今年與崙背國小合作推動「親子英語共學計畫」,希望透過親子共同學習的方式,營造更好的英語學習環境。這日,基金會董事長張嘉郡也親自到崙背國小,捐贈英語書籍,期望讓孩子們能夠擁有更多學習資源,家長也能與孩子一起進步,增進彼此的親子關係。
雲林縣崙背國小是崙背鄉的中心學校,近幾年政府投入數千萬元,建設中央廚房、客家廊道、PU跑道等,今天(8日)光電球場再啟用,讓學生能在優質的環境下接受教育。
崙背國小成立全台首個「詔安客語合唱團」 用歌唱帶學生認識家鄉語言
雲林縣崙背國小,為鼓勵學生能多元學習,開設了20多個社團,其中才成立不久的女排球隊,及詔安客家合唱團,日前參加縣內的比賽獲得第一名,客庄孩童認真學習成果有目共睹。
雲林縣的新住民約有1萬6千人,雲林縣崙背國小,特別教新住民演皮影戲,希望新住民朋友能更融入臺灣社會,好消息是上個月,參加全國皮影戲比賽獲得第2名,展現她們無限的潛力與才華。
南投縣政府文化局於日前帶領國姓鄉公所、水里鄉公所及客庄文藝復興協會來到崙背國小進行參訪,看到校方對於詔安客家傳統文化的傳承,詔安客語的推廣等等都表示相當肯定,也希望藉由交流,一同為延續客家文化努力。
位於詔安客庄的崙背國小,為了推廣詔安客家文化,傳承詔安客語,特別成立了全台第一個以詔安客語為主的合唱團,希望藉由老師教導歌唱、詔安客語的方式,讓學生不只能展現自己的才能,更從歌曲中深刻學習到詔安客語。
崙背國小致力於推廣詔安客家文化,不只在學期中有豐富多元的課程,也在暑假期間舉辦營隊,讓學生認識在地的客家文化。這天校方也邀請水汴頭崇賢寺的老師來教學童做火把,希望在中秋節的時候大家一同持火把,參與「迎暗景」這個傳統習俗。
中秋節拿火把,跟著神明夜巡,是詔安客家人的民俗活動之一,雲林縣崙背鄉讀書會和崙背國小共同舉辦夏令營,教導小朋友製作火把,了解地方的傳統民俗文化。